关于征集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告

浏览次数: 征集单位:市数管局 征集时间:[ 2021-03-01 00:00 ] 至 [ 2021-03-31 00:00 ] 状态:已结束

为深入实施国家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规划部署,贯彻落实省加快建设“数字江淮”工作部署,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六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助力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数管局负责牵头编制《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现诚挚邀请全市人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围绕建设数字政府、构建数字社会、推进数字经济、营造数字生态等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共同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时间

按照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征集时间为即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

二、征集方式

(一)登录六安市人民政府主页(http://www.luan.gov.cn/)或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主页(http://sgj.luan.gov.cn/)点击“互动交流”栏目留言;

(二)书面信件。邮寄地址: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518室(六安市梅山南路与佛子岭路交叉口政务服务中心5楼518室,邮编:237000);

(三)电子信件。发送至电子邮箱:luanshuguanju@126.com;

(四)联系电话:0564-3378535。

来信请注明“‘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意见建议”字样及来信人姓名、联系方式,真诚欢迎您为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征集结果

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我局在六安市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库、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网站和信息公开网上发布了意见征集公告,公开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的函,期间共收到反馈意见26条,采纳26条。

单位

意见建议

采纳情况

公众

0

0

市公安局

有关内容建议作以下修改:

推进平安六安建设。加强智慧公安检查站、智慧街面综合警务站、智慧安防小区、“前哨”系统等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的深度应用,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接“皖警智云”大数据中心,推进市级警务数据共享,推广智慧警务、移动警务等智能应用,构建“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构筑安全可靠的视频感知网络,完善智慧平台系统,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智能水平、视频惠民服务能力。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推进智慧社区、平安小区、安防小区试点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智慧社区。探索以区(县)或街道(乡镇)为单位开展整建制全域统筹试点,构建“平台信息化、数据集聚化、参与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便捷化”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集政务服务、养老服务、商业服务、指挥调度管理、社区资源管理、治安安全防范、社区风险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来社区”样板,实现社区治理与服务智慧化。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动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在信息交流发布、公共事务合作治理、商业便民服务、居民自治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实现基层党组织、居委会、居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高效协同。建立基础信息和数据库管理标准规范、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智慧社区平台建设质量标准、智慧社区运营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智慧社区治理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全过程、多层次的标准体系。巩固新建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成果,逐步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形成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及规范,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完善社区服务,鼓励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商业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

已采纳。“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中“社会治安工程”根据公安局意见对相关描述进行修改。

有关内容建议作以下修改:

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持续推进城区公交线网优化与城乡公交一体化,推动中心城区公交专用车道建设,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以出租车、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为补充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推动火车站、汽车站、城铁通等重点区域建设智慧交通枢纽。提升公交智能调度能力,实现公交运力与客运资源的优化匹配。加强公交治安管理,加强公交安保智能防控系统建设,对接公安系统,实现违法违规行为、异常人员的智能识别报警。打造“需求响应式”公交,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向智能化发展。探索网约车等新业态监管模式。推广智慧停车,提高停车位综合利用率。(责任单位:市数管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已采纳。在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中修改内容如下“加强公交治安管理,加强公交安保智能防控系统建设…”

市商务局

第8页第5行“数字乡村启动……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379个。”此数据为2020年度工作数据,不能代表数字乡村和“十三五”期工作,建议修改为“四县一区进入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已采纳。总体规划-发展现状。“数字乡村启动……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379个。”改为“数字乡村启动建设,霍山、金寨、舒城、霍邱、裕安四县一区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市城管局

智慧城管重点工作中增加以下内容:

建设智慧环卫管理系统

通过综合利用各类专业化监测监控手段,实现对道路、公共场所等的卫生状况和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的全面监管。通过对所辖区域环卫企业的考核监管,为环卫应急处置、设施规划等提供辅助决策。

已采纳。“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第12项“智慧城管工程”“专栏10 智慧城管重点工作”中。"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中增加“建设智慧环卫管理系统,综合利用各类专业化监测监控手段,实现对道路、公共场所等的卫生状况和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的全面监管以及对所辖区域环卫企业的考核监管。”

智慧城管重点工作中增加以下内容:

六安市智慧城管数据普查与建库

对六安市区120平方公里的管理区域进行了电子地图数据、单元网格、城市管理部件、地理编码、户外广告专题数据的更新普查与建库。

已采纳。“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专栏10“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中新增相关内容如下:“利用城市地理信息平台能力,对六安市区管理区域开展电子地图数据、单元网格、城市管理部件、地理编码、户外广告专题数据的更新普查与建库,打造城市管理资源“一张图”…”

市住建局

建议在“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第12项“智慧城管工程”内容中加入“提升城市住房建设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城市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建设智慧住建管理平台,围绕工程建设管理、行政审批服务、房屋管理、建筑行业监管、消防审验等重点领域,以数字化手段提升一体化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整合利用六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平台和房地产市场监管相关平台建设成果,依托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城建数据信息,形成城市建设主题数据库。强化地理信息、大数据、北斗、高分遥感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开展遥感监测、智能分析、可视化展示,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决策,赋能数字孪生城市。”

已采纳。“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第12项“智慧城管工程”中增加“提升城市住房建设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城市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建设智慧住建管理平台,围绕工程建设管理、行政审批服务、房屋管理、建筑行业监管、消防审验等重点领域,以数字化手段提升一体化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整合利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平台和房地产市场监管等平台,依托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数据信息,形成城市建设主题数据库。强化地理信息、大数据、北斗、高分遥感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开展遥感监测、智能分析、可视化展示,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决策,赋能智慧城市发展。(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P35页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城铁通”的概念不清楚,我局无相关工作计划,建议明确。另建议增加“开展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移动互联网融合线上信息服务和线下运输服务,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出行服务和高效经济物流服务的综合性运输信息服务”。

已采纳。删除P35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中“城铁通”描述,并新增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P35-36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试点车路协同,确定车路协同、无人驾驶.…”,根据六安市交通强国试点任务方案,我局暂无计划开展相应工作。建议明确建设单位,如无法明确,建议删除此部分内容及专栏15中的车路协同探索。建议在此段中增加“推动智慧公路建设,将G312快速路打造为智慧公路”。

已采纳。删除P35-36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中“试点车路协同,确定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及专栏15中“车路协同探索”内容,同时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中新增“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智慧公路建设,将G312快速路打造为智慧公路。”

P36专栏15智慧交通重点工作,建议增加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53159”平台架构,即“5”个应用端(需求端、司机端、企业端、监管端、运营端)、“3”个中心(安全监测调度中心、运营呼叫中心、数据资源管理中心)、“1”套大数据仓库、“5”套保障体系(运营管理体系、信息数据交换体系、数据质量标准体系、资源目录管理体系和运行监测服务体系)和“9”大管理平台(综合客运出行管理平台、综合货运匹配管理平台、农村电商交易管理平台、交通信用管理平台、客货运综合调度平台、交通一卡通支付管理平台、第三方安全监测管理平台、运营服务管理平台和运营决策分析平台)。最终建设成一张网、一,个平台,一套服务体系,通过移动互联网融合线上信息服务和线下运输服务,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出行服务和高效经济物流服务的综合性运输信息服务平台。

已采纳。专栏15智慧交通重点工作中新增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具体内容如下:“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村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汇聚乘客、司机、站点、基础地图、相关企业、营运车辆等信息,面向乘客货主等需求用户、司机、客货运可经营者、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平台运营主体,提供综合客运出行管理、综合货运匹配管理、农村电商交易管理、交通信息管理、客货运综合调度管理、交通一卡通支付管理、第三方安全监测管理、运营服务管理和运营决策分析等能力,打造安全监测调度、运营呼叫、数据资源管理三大中心,服务公众出行、助力农村物流、支撑安全监管,搭建客货同网、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市人防办

建议第32页,14项应急管理工程涉及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加“充分利用人防部门现有通信设备设施,保障平时服务能力,增强应急救援措施,利用微波、短波、超短波、卫星通信、跨网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对接全市应急指挥体系,发挥应急、战备效能”;

已采纳。

P32,总体规划-14.应急管理工程。“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建设内容中增加“充分利用人防部门现有通信设备设施,保障平时服务能力,增强应急救援措施,利用微波、短波、超短波、卫星通信、跨网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对接全市应急指挥体系,发挥应急、战备效能。”

请在合适位置增设“我身边的人防工程”功能模块(目前已在城市大脑落地144处人防工程信息),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人员隐蔽、疏散防护体系建设。

已采纳。P33,总体规划-14.应急管理工程。“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建设内容中增加“依托“皖事通”APP,开放“我身边的人防工程”公众服务入口,强化人防工程便民服务能力,完善人员隐蔽、疏散防护体系。”

市医保局

就征求意见稿中第38页第19项“医疗健康工程”文中16-20行:“提升医保便民服务能力,打造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普及电子医保凭证,探索医保线上申报、线上结算、线上购药等功能,推动部分经办业务的“不见面”操作。依托电子社保卡,继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推进长三角区域住院费用和门急诊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提出3处修改意见,将“推广普及电子医保凭证”修改为“推广普及医保电子凭证”、删除“线上购药 ”、删除“依托电子社保卡 ”。

已采纳。P38,修改“医疗健康工程”中原“提升医保便民服务能力,打造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普及电子医保凭证,探索医保线上申报、线上结算、线上购药等功能,推动部分经办业务的“不见面”操作。依托电子社保卡,继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推进长三角区域住院费用和门急诊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如下:“提升医保便民服务能力,打造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普及医保电子凭证,探索医保线上申报、线上结算等功能,推动部分经办业务的“不见面”操作。继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推进长三角区域住院费用和门急诊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

市金融监管局

建议在“23.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加速服务业数字化升级”责任单位中添加市金融监管局。

已采纳。23.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服务业数字化升级”责任单位中添加市金融监管局

市自然资源局

第23页“地理信息平台”内容修改为“整合现有地理信息相关平台能力,完善地理信息数据,按专题分类整合数据资源、深化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建设自然资源数据仓。以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汇聚各类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健全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依托“天地图·六安”持续完善电子地图、影像地图、三维地图等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对外服务标准接口,为各领域提供快速、多元的地理信息服务。”

已采纳。P23,按照要求替换“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内容

第33页“依托市自然资源云平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数据归集共享,对接省自然资源云平台,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内容修改为“依托市自然资源云平台,推进自然资源各类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对接省自然资源云平台,促进部门内各业务系统协同共享。”

已采纳。P33,总体规划-15.生态环保工程。“推进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中相关内容根据意见改为“依托市自然资源云平台,推进自然资源各类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对接省自然资源云平台,促进部门内各业务系统协同共享。”

第33页“逐步整合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气象局”修改为“逐步整合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气象局”

已采纳。P33,总体规划-15.生态环保工程。“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相关内容根据意见增加自然资源局

市投创中心

《征求意见稿》原文P21第12行原文:完善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政务云数据中心,……统筹全市存储、计算资源配置。(责任单位:市数管局、市投创中心、金安区人民政府)。

建议将责任单位中的市投创中心删除。修改理由为:因此段文字表述中,未涉及市投创中心具体职责及任务。

已采纳。P21,“智能计算基建工程”完善新型计算基础设施的责任单位修改为“市数管局,金安区人民政府”

《征求意见稿》原文P47第10行原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积极推进“云上招商”等模式创新,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地,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

建议修改为:以培育新兴产业集聚为目标,坚持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深化“双招双引”成效。

修改理由为:此段文字表述意思应为通过“双招双引”促进新兴产业集聚,而不是创新“双招双引”模式。

已采纳。P47,总体规划-24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工程。“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中相关描述改为“以培育新兴产业集聚为目标,坚持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深化“双招双引”成效。”

《征求意见稿》原文P48第16行原文:引进无人机、机器人尤其是软体机器人、卫星导航、大数据、云技术以及量子成像等产业。

建议修改为:引进无人机、机器人尤其是软体机器人、大数据、云技术等产业项目。

修改理由为:引进的目标为项目,表述更贴切。

已采纳。P48,总体规划-24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工程。“专栏20 新兴产业培育孵化重点工作”-“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中“引进无人机、机器人尤其是软体机器人、卫星导航、大数据、云技术以及量子成像等产业。”改为“引进无人机、机器人尤其是软体机器人、卫星导航、大数据、云技术以及量子成像等产业项目。”

市应急局

“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工程”专栏7中,应急指挥中心与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分开建设,不考虑共建共享

已采纳。“建设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责任单位修改为:“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专栏7内容修改为“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新建市、县(区)互联互通的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健全多种通信配套设施,通过大屏展示和实时、多维、集中的数据共享,实现对城市运行管理领域的综合监测、风险预警、协同指挥等功能,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监测和指挥的中枢。”

市消防救援支队

在打造治理新模式中增加18“智慧消防工程”子项目。

已采纳。1.“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中“应急管理工程”增加建设内容“提升智慧消防工作水平。坚持科技兴消、科学施救,着力提升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科技含量,增强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单元消防安全协同共管机制,提升社会单元火灾隐患自查能力。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按需推动安全消防设施增建、改建、配置或技术改造,建设消防物联网,全面动态感知社会单元消防安全状态。全面汇聚火灾防控等基础数据,建设社会化消防隐患排查、消防设施合规运行监测保障、防火监督综合管理、消防大数据创新应用等信息化能力,实现城市火灾隐患的综合分析、提前预警,提升全市火灾防控工作效率、决策能力及火灾隐患防范能力。打造消防安全社会化一站式服务体系,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消防安全网。(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区人民政府)”

2.“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中“应急管理工程”“专栏12 应急管理重点工作”中增加“智慧消防平台。面向六安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等社会单元,结合社会单元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充分应用移动互联、近场通信、视频监控、消防远程监控等手段,针对社会单元日常火灾隐患的发现、上报、整改等过程,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准确采集社会单元日常巡查检查、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评估检测、重点岗位人员值班值守等信息,提升社会单元隐患自查能力,实时掌握社会单元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建立六安市消防大数据汇聚与分析平台,汇聚消防物联网监测数据、各类应用系统数据、社会单元/个人隐患上报数据等多源数据。优化系统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安全评估等模型,提升分类统计、趋势分析、综合预测预警、智能决策等能力,实现城市火灾隐患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测、分级评估。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将技防与人防相结合,打造消防社会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和中心,构建全链条一站式消防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消防社会化运营服务机制,形成现代化消防安全防控网和消防社会化服务体系。”

金寨县行政审批局

协助实现县区数据汇集平台与六安市政务云数据支撑平台数据的实时共享。

已采纳。在“专栏3  计算设施建设重点工作”的“政务云平台”中添加:“推进县区、部门的计算、存储、网络及安全等业务应用纳入市政务云平台。”

从市级到县级,统筹规划信息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及系统建设,一张网铺开,形成“市级统建,县区级融合应用”的长效机制。

已采纳。在总体要求“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建设”中修改“有序推动各领域市级统建、县区集约推广”为“有序推动各领域市级统建、县区融合应用”

统筹规划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各单位原有信息化系统,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

已采纳。在总体要求“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建设”中新增“盘活原有软硬件基础”,内容如下“以全市“一盘棋”思维,盘活原有软硬件基础,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

皖西学院

明确各县区在此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县区的新型智慧城市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甚至是建设方向冲突。

已采纳。规划中已提及本规划是“六安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基本以及和行动指南”,县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时需遵循本规划相关内容,同时在“设计架构”推进架构中已经明确了市级和县区的建设内容,在“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中已提及“组建工作专班,推动市级各单位、各县(区)形成合力,共同研究新型智慧城市重难点建设工作,着力解决跨部门、跨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问题”,通过工作专班等形式协调市、县(区)建设力量。

建议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公司技术人才建设力度,力争做到信息化项目运维统一化、本地化。

已采纳。保障措施的“加强人才建设”中添加:加强本地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依托市大数据公司建立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营团队,与优质外来企业展开合作,定期开展本地化人才培养,培育一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