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通知(有效)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数管局发布时间:2021-05-31 13:04
字号:

 六数管〔202115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属驻六安各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202157  

 

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新型智慧城市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开放共享、创新引领和长效运营,旨在形成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融合创新的产业经济和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通过顶层设计、科学引导、创新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迭代优化,实现国家、社会、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俗称皖西,襟江带淮、傍水含山、承东接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节点城市、长三角产业转移辐射城市、国家级陆路交通枢纽城市,历史悠久、资源富集、区位优越,有青山绿水红土地,淳风古韵绣乾坤的美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信息化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就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经济等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安徽省对加快数字江淮”“数字政府建设作出部署,六安市正处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多个重大战略优势叠加关键发展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全新挑战。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紧紧抓住数字技术变革机遇期窗口期,坚定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激发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有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的必然举措和重要抓手。

本规划依据《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安徽省、六安市有关规划和现实需求,提出了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设计框架、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六安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

 

 

一、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7

(一)发展现状 7

(二)需求分析 9

二、总体要求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1

(三)发展目标 11

三、设计框架 14

(一)总体架构 14

(二)技术架构 16

(三)数据架构 17

(四)标准架构 19

(五)推进架构 19

四、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20

(一)夯实数字新基础 20

1.网络基建工程 21

2.智能计算基建工程 22

3.数据资源治理工程 23

4.数字能力平台工程 24

5.数字安全保障工程 25

(二)建设运管新平台 25

6.“城市大脑工程 26

7.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工程 26

(三)提升政务新效能 27

8.智慧党建工程 27

9.政务服务工程 27

10.协同办公工程 28

11.档案管理工程 29

(四)打造治理新模式 29

12.智慧城管工程 29

13.社会治安工程 31

14.应急管理工程 33

15.生态环保工程 35

16.市场监管工程 36

17.智慧交通工程 37

(五)强化民生新服务 39

18.智慧教育工程 39

19.医疗健康工程 40

20.智慧养老工程 41

21.数字乡村工程 42

22.智慧文旅工程 43

(六)融合产业新升级 45

23.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45

24.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工程 49

五、保障措施 50

(一)加强组织领导 50

(二)加强政策支持 51

(三)加强人才建设 51

(四)加强宣传合作 52

(五)加强评价考核 52

 一、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六安市夯实基础设施,整合数据资源,深化行业应用,强化网络安全,数字化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数字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电子政务外网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互联网基本满足需求,市区5G网络建设完成70%以上。物联网感知基础设施涵盖6大领域、超过20类应用场景,视频监控基本覆盖重点区域。建成市政务云数据中心,有效支撑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应用,为市直各单位提供拎包入住的一站式云服务。建成市政务云数据支撑平台,提供数据汇聚、开放、共享能力,现已汇聚政务、经济、社会等数据近57亿条,构建了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社会信用、宏观经济等6个基础库和智慧城市、政务服务、不动产、公积金、金融等16个专题库,提供数据服务接口417个,为69个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开放20个领域23个部门480余万条数据。

2.城市运营管理体系起步构建。市政府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初步完成8个专题应用场景的开发上线,力推相关领域的宏观监控和统筹协调。13个市直部门已建成部门级运管或指挥能力,可支撑日常业务。2个县区启动辖区指挥中心建设。

3.政务创新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建成市智慧党建平台,在农村区域进行试点使用,基本实现农村基层党建相关信息汇聚。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序推进,实现一网四级覆盖、一门两级覆盖,网上可办事项达100%,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以上。打造了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市协同办公系统。档案馆信息化系统已覆盖部门所有业务,实现对馆藏数字化档案的调阅利用与电子档案的归档、移交及接收,馆藏永久档案数字化率为100%

4.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建成智慧城管平台,支撑市容市貌管理、渣土车管理、管网管理等大部分城管业务开展。社会治安管理领域信息化程度较高,雪亮工程、智慧小区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危化品安全管理领域部署企业监测点位268个,覆盖1-4级重大危险源,并建成市级智慧安监系统,监管5729家企业。生态环境感知设备实现主城区部署,应用上级垂管系统和自建平台,结合人工采集方式,初步实现对环境指标的综合监控。建成信用六安平台并持续完善信用信息,正加快构建综合监管、智慧监管体系。

5.社会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教育服务资源加速覆盖,建成市教育云平台,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三个课堂、智慧学校建设,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医疗健康信息化全面推进,积极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智慧医院、医联体、医保智能审核系统等建设。推动社会保障领域互联网+”升级,建成市民政养老服务系统,开展智慧养老试点,依托社保卡在交通、旅游、文化等方面实现一卡通行。探索推进文化旅游智慧化应用,推进文博场馆、两个5A景区信息化改造,建设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旅游产业监测中心、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开发移动端应用,初步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

6.经济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出台《关于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并提供专项资金扶持,在全省率先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5G发展政策,开展产品追溯、线上营销、技术改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等工作。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38.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31.4%,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250家。5G、无人驾驶等先导产业加速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欧菲光安徽精卓、富春智慧物流等一批数字产业标志性项目顺利实施。数字乡村启动建设,霍山、金寨、舒城、霍邱、裕安四县一区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7.机制保障初探路径。成立了六安市数字六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城市大脑建设。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数字长三角、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在数据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审批等标准建设方面初步梳理标准制度并固化工作流程。组织与人员方面,市数管局统筹推进全市数据归集应用、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建设管理等工作,并牵头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全市20个部门配备有信息化专职人员共计约50人。安全与运维方面,安全管理手段及管理意识加强,12个部门开展了自建机房等保测评,5个部门开展了系统等保测评,10个部门具备数据备份管理机制。市数管局已组建专业团队统一运维政务云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方面,全市近三年信息化投资总额约3亿元,建设模式以自建为主,在机房建设、云服务、数据服务等方面正在积极探索联合建设、购买服务、以租代建等方式。

(二)需求分析

当前,我市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项,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是基础支撑能力有待加强。物联感知体系覆盖深度及广度有待提升,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容量不足、政务云平台能力待提升,部门自建机房与第三方机房缺乏安全保障措施,难以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后续工作。数据归集不全面、共享不完善、治理机制待健全,智慧中枢、地理信息、视频共享等平台能力有待建立健全。二是城市运管能力有待提升。市级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尚未启动建设,部分县区和部门相关功能区划部署不完善,城市大脑建设、应用需进一步深化完善,全市各类业务协同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三是优政、善治、惠民、兴业四类应用需进一步深化完善。政务应用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治理、民生等热点领域信息化应用不平衡、不充分,县区、乡镇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产业数字化发展不快,数字产业化有待加速,链接合肥、融入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仍需积极主动发力。四是机制保障统筹体系有待完善。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组织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化缺乏高层次人才,信息化建设资金筹措方式、支持政策、运维运营模式等有待创新。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数字江淮建设契机,坚定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以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推动六安数字化转型,促进政务、治理、民生、产业的智能化、智慧化,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助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为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强化顶层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全市一盘棋思维,盘活原有软硬件基础,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汇聚协调各类数据资源、整合建设各种共性支撑能力,统一布局、共建共享,有序推动各领域市级统建、县区融合应用。

2.坚持开放融合,绿色发展。坚定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主动链接合肥、等高对接长三角,加快布局数字经济,深度拓展合作领域,发挥禀赋资源优势,坚持绿色集约发展,多样化布局、多渠道建设、多角度开放,创新推动六安高质量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阶段完善基础性、公共性、特色性需求,构建覆盖政府、企业、居民的全应用体系,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坚持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发挥政府规范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建设和运营环境,探索创新新型智慧城市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等机制模式,保障持续建设、运营,缓解财政压力,降低管理成本。

5.坚持安全运行,可管可控。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原则,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统筹统管的安全运行能力,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

(三)发展目标

以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为指引,推动新型智慧城市与优政、善治、惠民、兴业同步发展,打造长三角区域数字赋能城市发展的六安样板,树立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六安形象。到2025年,全市基本构建三个六安发展格局,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趋于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有力,城市治理高效精细,惠民服务优质便捷,产业发展融合创新,以数字化助推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创建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品牌形象。

打造支撑有力的数字基础。到2023年,基本形成高速、安全、泛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数智化体系。5G网络实现重点乡镇以上全覆盖,特色行业形成应用示范。升级改造政务云数据中心和政务云平台,初步形成两地三中心的灾备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数据资源管理机制,初步建成全市统筹数字能力平台。到2025年,5G网络、IPv6大规模部署,构建物联、智联、数联为一体的新型感知体系。建成统一规划、集中部署、按需调配、即需即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形成标准规范、权责明确、机制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全面对接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进一步深化数字能力平台,基本实现数据统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建设高效协同的运管中心。到2023年,构建城市大脑基础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智慧中枢能力,支撑分线条业务全流程运行,具备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到2025年,建成功能完善的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强化分析、预警、决策、处置等智慧化能力,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一体化协同管理和服务,实现一屏揽全域、一图治全城

构建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到2023年,实现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政务服务更加便捷、行政办公更加高效、政府监管更加透明。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数字化为引领、实时在线、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实现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到2023年,基本完成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生态环保、市场监管、智慧交通等领域智慧平台建设,显著提升城市精细治理能力。到2025年,具备新型智慧城市一网统管能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供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到2023年,打造多样化、智慧化、人性化的民生服务,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居民电子健康卡、主城区社区康养中心覆盖率居全省前列。到2025年,民生服务能力持续完善,安康码应领尽领、社保卡应发尽发、智慧A级景区合格达标,旅游、养老等领域工作形成六安特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

发展融合创新的产业经济。到2023年,初步形成特色突出、融合创新、区域协同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实现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试点应用。到2025年,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基础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2-1 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发展方向

发展指标

2023年

2025年

数字基础

累计建成5G基站数

≥6000个

≥10000个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

>85%

90%

光纤宽带用户占比

>92%

95%

城镇家庭宽带接入速率(Mbps)

>150

>200

农村家庭宽带接入速率(Mbps)

>100

>150

政务系统上云率

90%

应上尽上

政务数据资源挂接率

100%

质量持续优化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率

100%

质量持续优化

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100%

能力持续提升

“安康码”全市申领率

95%

应领尽领

城市治理

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防控覆盖率

98%

100%

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图像联网率

100%

能力持续提升

民生服务

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

100%

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

社保卡常住人口覆盖率

95%

应发尽发

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

100%

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质量持续提升

全市居民电子健康卡覆盖率

100%

-

社区康养中心覆盖率

主城区覆盖率100%

持续推广

智慧A级景区达标率

95%

100%

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个数

≥10个

≥20个

 

三、设计框架

(一)总体架构

按照“3+6+24”的总体框架,即围绕“3”个六安目标,部署“6”大任务,实施“24”项重点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迭代优化,打造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3-1 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架构“3”个六安

以数六安、数六安、数六安为目标,基于六安特色充分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打造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构建高效透明的在线政府、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

“6”大任务。夯实数字新基础,为新型智慧城市各类应用部署数字支撑及保障能力;建设运管新平台,实现一屏揽全域、一图治全城提升政务新效能,构建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打造治理新模式,推动数据资源整合、部门协同、模式创新,促进城市精准精细治理;强化民生新服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样化智慧化人性化,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融合产业新升级,深化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集聚,释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4”项重点工程。即:网络基建、智能计算基建、数据资源治理、数字能力平台、数字安全保障5数字新基础工程;城市大脑、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2运管新平台工程;智慧党建、政务服务、协同办公、档案管理4政务新效能工程;智慧城管、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生态环保、市场监管、智慧交通6治理新模式工程。智慧教育、医疗健康、智慧养老、数字乡村、智慧文旅5民生新服务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孵化2产业新升级工程。

总体架构包含安全保障、标准规范、运营管理、机制体制等支撑保障,共同涵盖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治理、标准、安全、运营体系,保障“3+6+24”架构建设的高质量落地及运营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技术架构

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充分融合物联感知、网络通信、计算与存储、数据及服务融合等技术要素,统筹整合各部门数据、系统和基础资源,上联江淮大数据中心,统领本市各类应用集约建设和统一运维。

3-2 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技术架构

物联感知层提供对城市运行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感知终端和执行设备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人员等要素的智能识别、信息采集、自动监测和智能控制等。

网络传输层为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网络通信基础保障,包括电子政务网、光纤宽带网、5G网络等。

计算存储层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数据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资源,保障上层应用对各类数据的使用需求。

数字平台层重点打造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子平台(城市数据底座),构建政务数据湖、数据中台、智慧中枢、地理信息等全市统筹的数字能力。

运管平台层打造城市大脑、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满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不同的使用要求,为运营人员日常办公、业务部门集中办公以及市领导坐阵指挥提供入口支持。

智慧应用层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各类智慧化应用和服务,推动实现优政、善治、惠民、兴业。

(三)数据架构

    数据资源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资源,是开展城市智慧化应用的必要前提。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分布在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和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资源数据,打造六安市特有的具备主题库与专题库的数据资源体系,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治理、服务、应用机制,制定统一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数据标准规范,构建支撑综合分析、辅助科学决策的新型智慧城市数据应用体系,挖掘全市数据价值,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的综合效益。

图3-3 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数据架构

数据采集方面,利用系统接口采集、物联网采集、互联网采集等多渠道数据接入方式,获取政务数据、经济数据、社会数据等多类型数据信息。

数据治理方面,完善数据目录、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持续更新现有部门数据库和包含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并构建面向不同业务领域的专题数据库,为城市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服务方面,在严格的数据安全保障下,基于大数据资源为各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智能决策等数据服务,为公众提供数据应用API、数据开放等数据服务。

数据应用方面,面向政府部门打造支撑各类业务的智慧应用系统,具备支持第三方开发的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消费、提升数据价值。

数据资源体系保障方面,制定、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数据标准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有序管理、高效应用。

(四)标准架构

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标准架构对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徽省标准,结合六安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逐步构建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先行促进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推动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集约、数据共享、系统联动、业务协同。

标准架构遵循《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智慧城市术语》、《智慧城市领域知识模型核心概念模型》、《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等国家标准,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技术支撑、智慧应用、安全保障等五大领域细化了标准设计。

图3-4 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标准架构

(五)推进架构

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分级建设,建设市、县(区)两级层级架构,市级强化基础支撑及共性应用,加强市级横向互联互通,并与省级平台对接,县(区)级开展特色应用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统筹、数据按需共享、应用全面协同。

统筹建设六安市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子平台等基础设施,对接省级共性能力平台,并整合市级各部门及县区共性能力需求,根据需要拓展市级共性能力,承接使用省级统建的应用系统,开发部署市级特色应用。县(区)级及以下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政务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依托市级基础设施和共性能力平台,承接使用省市部署的各类应用系统,开发部署县(区)级特色应用。各级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原则上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子平台及六安市政务云平台建设和部署。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级部门原则上不新建数据中心、机房,已经建成的与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子平台和六安市政务云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图3-5 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架构

四、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一)夯实数字新基础

坚持规划先行、利旧建新、融合共享、适度超前,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安全可靠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数据资源治理体系建设,对接江淮大数据中心能力,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统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建设全市统筹数字能力平台,为新型智慧城市各类应用提供有效的数字能力支撑。

1.网络基建工程。

打造全域感知体系。推动物联感知网络建设,广泛部署城市部件物联感知终端,实现物联感知网络的智能化升级。(责任单位:市数管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  物联感知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物联感知网络。推进物联感知网络建设,满足城乡热点区域应用需求。统筹部署各类先进感知设施,满足六安在生态监测、农业生产、公共安全、水利气象等监测重点领域应用。加快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化一体感知。

物联网平台。梳理城市物联网感知基础设施,建立物联网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物联信息接入管理系统,集中接入城管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应急局、水利局、气象局等部门的感知设施以及企业在社区、公共场所、办公楼宇等区域部署的感知设施,扩大城市感知范围。打造应用系统与物联网平台间的信息高速,支撑重点领域物联数据的智慧化应用。

建设高速互联的网络体系。加快5G网络部署,积极融入以5G为引领的长三角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5G应用示范点。积极打造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城市,加快城乡光纤通达,提升网络承载水平。扩大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性能。加快IPv6试点建设和规模部署。探索建设量子通信网络,推动与长三角量子通信骨干网对接。(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数管局、市自然资源局、电信六安分公司、六安移动公司、联通六安分公司、中国铁塔六安市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2  网络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5G精品网络。统筹推进5G基站专项规划和重点地区站址布局,推动5G设施梯次建设,鼓励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实现5G网络规模部署,市区、省级以上开发区、重点旅游乡镇、4A级以上景区全覆盖,并逐步向农村地区拓展。鼓励多杆合一,探索路灯杆、监控杆、5G基站、交通信号杆等集成应用。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一网双平面的架构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市、县、乡、村四级拓展延伸,构建家门口的政务服务网,提升政务外网带宽与速率,完善安全保障,解决信息孤岛,真正实现政务外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2.智能计算基建工程。

完善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政务云数据中心,建成同城灾备数据中心,补充异地灾备数据中心,新建六安市云计算数据中心,统筹全市存储、计算资源配置。(责任单位:市数管局,金安区人民政府)

专栏3  计算设施建设重点工作

六安市云计算数据中心。新建符合行业标准的六安市云计算数据中心,云化全市共性需求软硬件信息资源,推动各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实现面向市级政务信息化系统的统一规划、集中部署、按需调配、即需即用。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模块,满足部分智能计算需求,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算力需求,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技术智能计算池。

六安市政务云平台。按照省级政务云平台技术架构,完善市级政务云平台节点。推进县区、部门的计算、存储、网络及安全等业务应用纳入市政务云平台。

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子平台。对接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推进六安市子平台建设,梳理政务、治理、民生、产业等领域已开发应用的数据支撑服务需求,升级数据分析通用算法及模型,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数字化应用支撑能力范围及深度,深化数据可视化功能,支撑城市运行态势可视化呈现。各县区依托六安市子平台推进县区专题数据库建设,开发部署县(区)级特色应用。

3.数据资源治理工程。

完善数据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健全数据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包含数据采集、治理、服务、应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加快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深化数据共享开放,构建统一、规范、互通、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数字新基建,推动数据标准规范互认、基础数据共享。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发展,探索建立数据交易机制与体系,促进数据在全社会的流通与价值转化。(责任单位:市数管局)

专栏4  数据资源治理重点工作

数据管理制度。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治理机制,提升数据编目、整合、共享、分析、展现、安全等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数据大厅,明确数据专员,落实数据权限管理和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稳步推进政务数据集中授权开放及社会化利用。

数据资源体系。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子平台,建设政务数据湖,全量汇聚政务、经济、社会数据,完善升级公共基础数据库、行业主题数据库、数据赋能中台,升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公共组件和统一标准接口,推动数据集中管理、统一发布、动态更新、共享使用,推动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开放计划和开放规则,围绕重点领域推进行业主题数据库建设,深化数据供需对接。建立数据分级分类安全管理机制,健全基础数据更新联动运维机制,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和融合应用,不断提升基础数据库建设水平。推动与省数据管理部门建设数据高铁,实现与江淮大数据中心无缝对接、实时联通、融合共享,构建层次清晰的数据资源体系。

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完善数据产权性质、建立数据产权交易机制,研究建立交易数据监管体系,规范开展数据的交易和服务,探索并促进数据流通和数据资产转化,鼓励政企合作开展数据运营,促进数据资源政用、商用和民用。

4.数字能力平台工程。

建设数字能力平台。打造全市数字能力的集成枢纽,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中枢、地理信息、视频共享等平台。(责任单位:市数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

专栏5 数字能力平台重点工作

智慧中枢。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立各领域的专业分析模型和算法,打造智能搜索引擎、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交互、自然语言识别、机器学习等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地理信息平台。整合现有地理信息相关平台能力,完善地理信息数据,按专题分类整合数据资源、深化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建设自然资源数据仓。以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汇聚各类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健全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持续完善电子地图、影像地图、三维地图等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对外服务标准接口,为各领域提供快速、多元的地理信息服务。

视频共享平台。按照统一采集、集中管理、服务共享的规划,逐步升级雪亮工程视频共享平台,统一接入全市图像资源,推动图像资源分级分类的共享应用。完善平台视频处理、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分析等功能,发挥视频图像资源作用,提供视频分析、监控预警、应急指挥等方面的业务支撑。挖掘视频数据价值,为各部门提供视频共享服务。

5.数字安全保障工程。

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紧密围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分析识别、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和事件处置为主体,提升安全态势感知和主动防护能力,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措施调整,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安全风险,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安全防护能力。(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数管局)

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开展数据安全定级和管理,采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在完整生命周期内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提供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数据安全管理和服务,实现数据管理与治理全过程的安全防护,推进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重点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安全防护。(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密码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数管局)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建立谁建设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安全制度。积极落实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等制度,健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推进网络安全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构建多方参与、权责明晰、第三方建设运维的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数管局)

(二)建设运管新平台

充分发挥数据汇聚、融合的集成效能,建设城市大脑和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实现一屏揽全域、一图治全城

6.“城市大脑工程。

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围绕赋能城市发展、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等基本目的和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大脑技术研发和建设实施,汇聚政务、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数据,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事件精准分析、提前预警、整体研判、协同指挥、科学治理,促进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责任单位:市数管局、市大数据公司、市应急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6  “城市大脑重点工作

城市大脑。推动城市大脑不断迭代升级,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对接、服务热线整合、安康码互联互通,逐步构建以数据为核心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用场景为牵引的城市大脑应用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一体化协同管理和服务。依托智慧中枢能力,提高智能感知、分析、运行和处置能力,面向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提供数据和能力支撑。同步建设并不断深化城市大脑大屏、中屏、小屏,满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不同层级、不同对象的使用需求。探索政府引导、国资主导、市场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城市大脑建设和运营模式。

7.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工程。

建设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基于城市大脑服务能力,推动市、县(区)分级部署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建设全域统揽、集中调度指挥的城市运营调度中枢。(责任单位: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7  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建设重点工作

智慧城市运营调度中心。新建市、县(区)互联互通的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健全多种通信配套设施,通过大屏展示和实时、多维、集中的数据共享,实现对城市运行管理领域的综合监测、风险预警、协同指挥等功能,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监测和指挥的中枢。

(三)提升政务新效能

立足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府治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创新,打造实时在线、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8.智慧党建工程。

提升智慧党建引领能力。整合现有智慧党建平台,实现与省级智慧党建平台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线上党建工作纪实和线下党建活动管理相结合,完善基层党建引领能力,提升党务监督、党建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9.政务服务工程。

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丰富服务渠道,深入开展一源五端工作,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和群众密集区域配置“7×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政务智能机器人等设备,拓展PC、手机端等服务,用好“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强化数据共享、系统对接与业务协同,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拓展不见面审批事项,依托长三角区域共享交换平台推动政务数据共享,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材料应用等基础支撑能力,提升智能搜索、秒批秒办、刷脸审批等智能服务能力。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建设,完善线上线下群众评价渠道。拓展丰富社保卡安康码功能和应用,全面对接长三角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政务服务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推进安康码皖事通办服务应用贯通,逐步实现一码通办。(责任单位:市数管局、市人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8  智慧政务重点工作

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软硬件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推动业务流程优化,集成各级各部门业务系统,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的模式,对接皖事通办平台,推进一网通办,针对高频办理事项提供全程网办一件事集成套餐跨省通办等服务,深化皖事通便民服务,打造皖事通办好口碑。推进全市电子证照库建设,推广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互认共享的电子证照应用。

一码通行政务应用。充分发挥安康码用户基础和用户粘性,以及二维码可加载信息多、使用灵活便捷等特性,推行线上线下联动办理构建集个人信息、电子证照、支付凭证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康码服务应用体系,拓展政务服务、电子支付、公共服务等功能,实现政务服务一码取号一码办事一码评价,推动向一码通行赋码生活转变。

10.协同办公工程。

提升协同办公效率。按照成熟一个、对接一个原则,逐步推进市、县(区)现有办公系统与皖事通办平台对接,完善协同办公平台功能、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全市一体化协同办公(包括移动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政府办公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政府办公效率。(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9 协同办公重点工作

市协同办公平台。对接省级协同办公平台,按需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办公协同。围绕协同办公、行政执法、基层治理等业务场景,强化指挥、督查、反馈和沟通能力,支撑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满足各地各部门非涉密公文处理、业务审批等协同办公需求,推动更多非涉密办公业务向移动办公平台延伸,实现随时随地办公。

11.档案管理工程。

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基于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推进全市各类档案馆数据互联互通,建设六安市数字档案馆。推动档案管理相关业务系统的功能整合与完善,建设数字档案管理平台,构建覆盖电子档案收集、鉴定、管理、存储、利用各环节的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和能力。提高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和数字化水平,提升民生档案服务能力,支撑长三角区域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档案馆,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打造治理新模式

围绕智慧城管、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生态环保、市场监管、智慧交通等领域,充分发挥数据在资源整合、部门协同、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智慧城管工程。

提升智慧城市管理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市政基础设施物联感知终端建设,全面汇聚城市感知数据,依托政务云平台,整合全市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建设综合性专题库。对接省级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六安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融市政综合管理、综合办案、城市管网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提高城市精细化、一体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提升城市住房建设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城市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建设智慧住建管理平台,围绕工程建设管理、行政审批服务、房屋管理、建筑行业监管、消防审验等重点领域,以数字化手段提升一体化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整合利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平台和房地产市场监管等平台,依托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数据信息,形成城市建设主题数据库。强化地理信息、大数据、北斗、高分遥感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开展遥感监测、智能分析、可视化展示,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决策,赋能智慧城市发展。(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0 智慧城管重点工作

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利用城市地理信息平台能力,对六安市区管理区域开展电子地图数据、单元网格、城市管理部件、地理编码、户外广告专题数据的更新普查与建库,打造城市管理资源一张图,形成全面展示、统筹调度、科学决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整合现有智慧城管等城市管理领域信息化系统,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融市政综合管理、执法办案、节水管理、供排水管理、建筑工地管理、渣土管理、户外广告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卫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加强风险预警、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综合评价和公众服务等能力,实现多维度监控信息共享、全流程数字化留痕、一体化联动执法、精细化协同管理。建设智慧环卫管理系统,综合利用各类专业化监测监控手段,实现对道路、公共场所等的卫生状况和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的全面监管以及对所辖区域环卫企业的考核监管。逐步实现“12319”城管服务热线与“12345”市长热线的整合,通过微信、皖事通”APP等提供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

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以重点区域主干道、桥梁、给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路灯、井盖等为重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对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结合城市地理信息平台能力,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巡查养护等工作的全流程监管及智能分析,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13.社会治安工程。

推进平安六安建设。加强智慧公安检查站、智慧街面综合警务站、智慧安防小区、前哨系统等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的深度应用,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接皖警智云大数据中心,推进市级警务数据共享,推广智慧警务、移动警务等智能应用,构建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构筑安全可靠的视频感知网络,完善智慧平台系统,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智能水平、视频惠民服务能力。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推进智慧社区、平安小区、安防小区试点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1 安全治理重点工作

雪亮工程。建设完善雪亮工程基础视频感知设施,强化公安检查站、特种行业、公共复杂场所等重点场所监管,推动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交通枢纽、全市居民住宅小区出入口、全市各类学校、市区景点等全市重点公共区域视频摄像头全覆盖;强化共建共享理念,推动社会建设设施接入雪亮工程,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雪亮工程建设。强化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打造智慧处理中心,实现对视频、图片的结构化分析,对高价值视频图片、过车数据、人像数据等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并具备数据检索、挖掘、分析能力,为公安实战、基层治理、社会决策提供支撑。构筑智慧安防体系,对现有机房硬件进行扩容,打造分布式视频云存储系统,建立一套全网设备可知、终端入网可信、人员行为可控、操作溯源可查的完全防护体系。完善智慧平台系统,在政务外网建设共享应用总平台,为交通、城管、环保、旅游、林业等不同部门提供可视化的管理服务支撑;在市本级建设社会资源整合平台,按需对二、三类视频资源联网进行整合;建设互联网社会公众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视频惠民服务。

智慧社区。探索以区(县)或街道(乡镇)为单位开展整建制全域统筹试点,构建平台信息化、数据集聚化、参与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便捷化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集政务服务、养老服务、商业服务、指挥调度管理、社区资源管理、治安安全防范、社区风险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来社区样板,实现社区治理与服务智慧化。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动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在信息交流发布、公共事务合作治理、商业便民服务、居民自治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实现基层党组织、居委会、居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高效协同。建立基础信息和数据库管理标准规范、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智慧社区平台建设质量标准、智慧社区运营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智慧社区治理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全过程、多层次的标准体系。巩固新建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成果,逐步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形成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及规范,强化部门协同监管,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完善社区服务,鼓励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商业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

14.应急管理工程。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建设六安市应急指挥中心,满足应急值守、新闻发布、协同会商、指挥调度等应急管理需求。对接省级平台建设智慧应急管理平台,打造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应急系统,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应急管理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提高应急监测预警、监管执法、指挥决策、救援实战、社会动员等能力。围绕自然灾害监测、城市安全监测、行业领域生产安全监测、区域风险隐患监测、应急救援现场实时动态监测等应用需求,强化物联感知设备设施部署,实现对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地区和高危行业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动态监测。融合应急管理相关部门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网络资源,推动形成贯通全市的事故灾害应急指挥网络,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充分利用人防部门现有通信设备设施,保障平时服务能力,增强应急救援措施,利用微波、短波、超短波、卫星通信、跨网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对接全市应急指挥体系,发挥应急、战备效能。依托皖事通”APP,开放我身边的人防工程公众服务入口,强化人防工程便民服务能力,完善人员隐蔽、疏散防护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非政府机构及个人有序协作深度参与的社会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提升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资源调配等能力。(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人防办、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全市自然灾害监测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气象、地质、农业、林业、地理信息等监测资源数据,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自动识别、模拟仿真、预测预报和综合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应对能力。推动市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对接智能皖储平台、安徽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助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支撑实现都市圈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提升智慧消防工作水平。坚持科技兴消、科学施救,着力提升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科技含量,增强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单元消防安全协同共管机制,提升社会单元火灾隐患自查能力。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按需推动安全消防设施增建、改建、配置或技术改造,建设消防物联网,动态感知社会单元消防安全状态。汇聚火灾防控等基础数据,形成社会化消防隐患排查、消防设施合规运行监测保障、防火监督综合管理、消防大数据创新应用等信息化能力,实现城市火灾隐患的综合分析、提前预警,提升全市火灾防控工作效率、决策能力及火灾隐患防范能力。打造消防安全社会化一站式服务体系,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消防安全网。(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2 应急管理重点工作

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建立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应急系统,加强水利、气象、自然资源、林业、地震等部门的基础数据、监测数据、预警数据、历史数据汇聚,强化综合搜索、图像比对、语音识别、地图服务、知识图谱等功能应用,为突发事件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应对全过程提供高效支撑,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应急指挥与救援能力。

智慧消防平台。面向六安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等社会单元,结合社会单元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充分应用移动互联、近场通信、视频监控、消防远程监控等手段,针对社会单元日常火灾隐患的发现、上报、整改等过程,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准确采集社会单元日常巡查检查、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评估检测、重点岗位人员值班值守等信息,提升社会单元隐患自查能力,实时掌握社会单元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建立六安市消防大数据汇聚与分析平台,汇聚消防物联网监测数据、各类应用系统数据、社会单元/个人隐患上报数据等多源数据。优化系统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安全评估等模型,提升分类统计、趋势分析、综合预测预警、智能决策等能力,实现城市火灾隐患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测、分级评估。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将技防与人防相结合,建设消防社会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和中心,构建全链条一站式消防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消防社会化运营服务机制,形成现代化消防安全防控网和消防社会化服务体系。

15.生态环保工程。

推进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依托市自然资源云平台,推进自然资源各类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对接省自然资源云平台,促进部门内各业务系统协同共享。以街道为单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推进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加大智能化垃圾回收设施投放力度,扩大智能回收平台覆盖范围,实现回收与利用环节有效衔接。推进水利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加强水利业务监测、监控、监管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数管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省淠史杭总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涵盖大气、水、土壤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客观反映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逐步整合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有关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建立生态环境数据库。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实现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治理、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预警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筑牢长三角重要绿色生态屏障。推进长三角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围绕区域性重大环境任务,推动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管和治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3  环境治理重点工作

智慧环保平台。推动现有生态环保信息化系统整合和数据对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全市生态环境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主动预警、协同处置,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16.市场监管工程。

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升级信用六安平台,推动各类信用信息的有效整合。构建从信息归集共享到信用分类监管再到失信联合惩戒的监管闭环,将征信、评信、用信融为一体,实现综合监管、智慧监管。构建严重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开展农户、农村企业、农村经济组织等涉农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工作,整合县域信用资源,推动税务、社保、市场监管等部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开展信用服务市场监管,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人行六安市中心支行、市农业农村局、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构建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一体化的产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推动形成产品安全领域政府监管、主体自律、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社会共治共享格局。完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强化互联网交易监管,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实现联动监管、智慧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市场监管格局,提升监管能力,优化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教体局、市商务局)

专栏14 市场监管重点工作

产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打通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等重要产品从生产-加工-检测-流通的全过程追溯信息链,实现追溯信息互通共享,保障全市追溯体系高效运行。

17.智慧交通工程。

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持续推进城区公交线网优化与城乡公交一体化,推动中心城区公交专用车道建设,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以出租车、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为补充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推动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建设智慧交通枢纽。提升公交智能调度能力,实现公交运力与客运资源的优化匹配。加强公交治安管理,加强公交安保智能防控系统建设,对接公安系统,实现违法违规行为、异常人员的智能识别报警。探索需求响应式公交,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向智能化发展。开展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移动互联网融合线上信息服务和线下运输服务,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出行服务和高效经济物流服务的综合性运输信息服务。探索网约车等新业态监管模式。推广智慧停车,提高停车位综合利用率。(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自适应交通信号灯、路边停车感知等智能设施应用,推动智慧公路建设,将G312快速路打造为智慧公路。构建车--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市县(区)一体化交通运行状态监测感知体系,汇聚城市交通数据,对接省级交通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促进交通领域数据与其他行业数据充分共享交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预警、舆情监测、安全风险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等支撑能力。推动与长三角区域交通协同治理,深化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同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管理。推进车联网、5G、北斗、卫星通信等信息网络部署应用,构建多网融合的交通网络传输体系。(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5  智慧交通重点工作

交通运行综合监管平台。推进交通感知基础设施覆盖广度和智能化程度,与雪亮工程、交警电子卡口等数据打通,构建车--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市县一体化交通运行状态监测感知体系。汇聚道路基础设施信息、路况信息、车辆信息等监测感知数据,融合运管、公路、港航、质监等现有业务数据,对接邮政、气象、公安、城管等部门数据,推进与网约车、无人承运车、共享汽车公司信息交换,构建智慧交通数据资源池。建设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基于智慧交通数据资源池,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交通运行综合监测、红绿灯智能调度、拥堵治理、网约车监管、行业监管执法等业务应用,实现对非法营运黑点、客运站、扣车场的视频监控,异常情况的智能识别、自动预警,提升日常管理能力,加强对道路基础设施、组织机构日常管理。

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村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汇聚乘客、司机、站点、基础地图、相关企业、营运车辆等信息,面向乘客货主等需求用户,提供综合客运出行管理、综合货运匹配管理、农村电商交易管理、交通信息管理、客货运综合调度管理、交通一卡通支付管理、第三方安全监测管理、运营服务管理和运营决策分析等能力,打造安全监测调度、运营呼叫、数据资源管理三大中心,服务公众出行、助力农村物流、支撑安全监管,搭建客货同网、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智慧停车平台。推进重点区域智慧停车试点,改造停车场标准化,打造无人值守、无感支付的智慧停车场,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汇聚全市各类停车场数据,实现停车诱导、停车监管、违停协管、缴费管理等功能,并在皖事通APP开放公众服务入口。

(五)强化民生新服务

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智慧教育、医疗健康、智慧养老、数字乡村、智慧文旅等领域,打造便捷化、普惠化、多样化、智慧化、人性化的民生服务。

18.智慧教育工程。

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完成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智慧学校建设,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优质数字资源体系。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质增效,深化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推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智慧化。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优化资源建设,着力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扩展。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育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19.医疗健康工程。

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促进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信息数据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管理部门之间的联通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展智联网医院试点建设,建立上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联系机制,降低基层医疗机构误诊漏诊率。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探索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电子处方流转、药品网络销售等服务。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拓展完善智医助理功能,加强老年慢性病在线服务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设施,鼓励常见病、多发病基层首诊。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部署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设施,推进跨区域协同的医疗服务。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协同机制,努力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等资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加强医保信息化监管能力,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标准化数据库,支撑与省、长三角医保业务对接。提升医保便民服务能力,打造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普及医保电子凭证,探索医保线上申报、线上结算等功能,推动部分经办业务的不见面操作。继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推进长三角区域住院费用和门急诊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6  医疗健康重点工作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为核心,强化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综合管理等领域数据汇聚,加快推广至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门诊住院电子病历共享调阅,助力医疗资源在线对接。

医保监管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标准化数据库,支撑与国家、省、长三角医保业务对接,并运用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医保相关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构建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在医疗机构端、诊疗室、药店收银台等重点区域的监控能力,基于内置规则,实现对违规诊疗、骗保等行为的智能化判断、预警,确保医疗保障基金安全。进一步完善DRG付费管理系统,加强医保基金管控,实现对医保指标、使用进度、超额使用等情况的分析预警。

20.智慧养老工程。

打造智慧温情的养老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优化民政养老服务系统,实现个人、家庭、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及医疗护理机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功能联动,加强养老服务监管。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开发健康监测、康复理疗、安全防护等智能终端产品,推进服务机构视频关爱和云端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探索建立远程居家照护服务模式。推动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养教结合,优先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7  智慧养老重点工作

民政养老服务系统升级。构建养老基础数据库,汇聚全市老年人、养老机构、服务队伍数据,推进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对接,加强对全市养老补贴、服务保障、资金保障等养老服务底数管理,加强养老服务监管,提升智慧养老服务能力,实现老人与子女、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基于各类无感感知监测类设施设备,有效管理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通过热线、智能手机和紧急救助服务终端等渠道,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实现一站式养老服务,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社区养老智慧化。打造智慧化的养老服务三级中心,部署智能终端设备,对接民政养老服务系统,提升服务效率,针对不同对象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的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健康服务、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温情服务。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依托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师资共享。

21.数字乡村工程。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开展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通过建设试点打造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标杆,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加强乡村新一代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适用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大农村网络建设投入和布局。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加强城乡优质资源对接,推进乡村教育、医疗、文旅、政务服务、互联网+党建、社区治理等数字化转型,提升乡村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构建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数据库,建立重点区域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网络监督,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数管局、市发改委、人行六安市中心支行、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2.智慧文旅工程。

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建设六安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在公共场所增设六安文旅智能服务终端,加强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景区智慧化水平,支持4A级以上景区积极运用5G等新技术,开发虚拟旅游产品,推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仿真技术在导游导览中的应用,支持4A级以上景区开发应用智能门票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和APP客户端为游客提供景区内的智能导航、路线规划、旅游厕所导航、主要景区(点)的文字和语音讲解。鼓励四星级以上宾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快速无接触入住、退房等服务。培育乡村旅游电商品牌,支持非遗电商产品培育、本地产品直销中心和旅游商品集聚区建设。依据旅游大数据,有针对性的开展智慧旅游营销。优化文旅综合服务分析系统功能,对接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数据,拓宽数据分析维度,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持续做好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旅游景区视频接入工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设计,探索畅游长三角服务,建设旅游信息库,建立假日旅游、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提升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实施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提高县区文化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推进文化资源数字采集工作,探索AR/VR、三维全息影像等新技术在文化数字再现、沉浸式体验等应用。优化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配置,培育六安特色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网上剧场等网络文化载体,增强网络文化供给能力。对接安徽文化云平台,加强公共文化场馆服务与管理能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宣传六安优秀文化作品和非遗知识,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委宣传部,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8  智慧文旅重点工作

文旅综合服务分析系统升级。依托旅游资源智慧化改造,汇聚景区、消费场所视频监控数据、流量监测数据、游客数据,对接公安、交通、气象、环保、商务等部门业务数据,扩展数据采集范围,提升数据采集精度,构建文旅服务专题库,从地区、景区、客源地、游客旅游行为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辅助精准营销,实现有效监管。

六安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微信小程序、APP客户端等一机游终端服务,打造文旅公共服务闭环,实现一机在手,畅游六安,汇聚文博场馆、景点、住宿、餐饮、消费场所、加油站、厕所等全市吃住行游购娱全量要素,提供景区360°全景展示、快速入园入住等智慧化便捷服务,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在文化旅游领域深度应用,通过游客特征分析,提供旅游产品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在线预定等服务。

(六)融合产业新升级

进一步释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领域的推动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循环,主动推进产业链接合肥、科创链接合肥、园区链接合肥、市场链接合肥,加快融入数字长三角,为进一步提高全市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支撑强大内部市场建设奠定基础。

23.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应用,建设智慧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艺农机数字化,探索数字茶叶、数字中药材等一批数字皖农应用场景,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贯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依托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围绕茶叶等六安特色优势农产品,探索开发一批农业单品种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农业经营数字化。依托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农业生产云问诊”“云课堂云服务活动,提升农业服务数字化水平。围绕现代农业功能拓展和三产融合,改造提升传统种养模式,引进和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加快工业数字化发展。深化工业强市战略,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以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创新化六化为重点方向,推深做实规模工业企业老树育新干工程,鼓励企业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推广网络协同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完善政策体系,培育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皖企登云,开展企业登云提质扩面行动。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标准研制能力。加快大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鼓励发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平台应用模式。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安全技术手段研发成果应用。鼓励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按照三融合三为主(产城融合,以产为主;二三产融合,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主导产业融合,以战新产业为主)的功能定位,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持续强化开发区产业集聚功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源。以高质量建设合六经济走廊、推进合肥六安同城化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重要抓手,加强区域协同,在要素资源流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协同等领域深度合作。(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加速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创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创新业态模式,增强服务功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推动产业升级为导向,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融资信用信息平台,完善政银担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守住重大金融风险底线。加快大型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打造服务六安、辐射周边区域的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农村产品网络销售冷链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培育发展软件开发、信息安全、数字媒体、集成电路(IC)设计等业态,鼓励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应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商务、医疗、健康、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以示范创建为引领,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以及农村电商示范镇、示范村。积极促进优势资源、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重点培育婚纱服装、童车童床、茶油茶叶、剐水毛竹、石斛艾草、杂粮山货等特色电商产业集群。促进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推广普及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推动电商进农村、进传统企业、进社区,发展电商专业村、新零售、特色电商街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电商企业参加大型电商展会,开展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县区申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快新型专业市场建设,引导各类专业市场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供应链管理,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面向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购中心。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推进人力资源网络招聘常态化,打造全天候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培育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支持线下经营实体改造提升,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扶持动漫、游戏、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设施运营,鼓励社区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投创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科技局、市金融监管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9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

农业物联网。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围绕茶叶、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八大特色产业,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提升对农业数据信息的精准、安全、智能分析能力,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

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建设“5G+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电、绿色食品等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工业企业、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培育一批“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

数字经济园区。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舒城经济开发区(舒城包河现代产业园)、霍邱经济开发区(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霍山经济开发区、金寨经济开发区(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叶集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园)区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智慧餐厨、板材大数据等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持续强化开发区产业集聚功能,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对标对接、合作共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24.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工程。

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深入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选择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展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电子信息、5G等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积极布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深化大数据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推进虚拟化、云存储、云安全、云中间件、数据存储和处理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工程、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生态体系。聚焦信息、文化、教育、民政、广电等具有社会公共性的数字管理应用产业,鼓励企业加快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以培育新兴产业集聚为目标,坚持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深化双招双引成效。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呼应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发展,在科创平台、人才、技术等领域全面合作,协同推进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投创中心、市科技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20 新兴产业培育孵化重点工作

电子信息产业。加强与合肥电子信息产业配套,打造合肥电子信息产业首选配套基地。以精卓光显、博微长安、胜利精密、英力电子等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触摸显示及模组、智能终端、精密电子、智慧医疗电子、智能照明电子、智能汽车电子等元器件产品,培育发展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光源、智能传感等产业,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5G产业。以打造长三角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5G产业聚集地为主攻方向,发展壮大5G产业链条。主动对接5G领域创新型企业,承接发达城市5G产业辐射,建设5G射频器件、集成电路等生产配套基地,重点发展射频器件、新型显示、电子产品关键零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产业。深入实施“5G+”行动计划,深化拓展5G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交通、教育、医疗、文旅、现代农业、电力、超高清视频、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5G+”示范应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抓住长三角产业加速转移的有利机遇,全面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加强与沪苏浙地区电子信息企业合作,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围绕数据感知、传输、处理、应用、安全等大数据产业链,支持技术产品产业化,积极发展增值业务。规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依托合六经济走廊主轴,建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集聚区,发展基于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的人工智能产业,引进无人机、机器人尤其是软体机器人、卫星导航、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量子成像等产业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数字六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枢纽功能,健全协调联动、督查督办、评价反馈等机制,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组建工作专班,推动市级各单位、各县(区)形成合力,共同研究新型智慧城市重难点建设工作,着力解决跨部门、跨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问题。成立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组织,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在战略规划制定、重大项目评审论证等工作中的咨询和参谋作用。

(二)加强政策支持

创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多元化投融资建设运营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信息化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探索设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落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任务。加强科技创新产业扶持,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制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飞地模式等相关支持政策,简化事项办理流程、实现引进、落地、建设、运维全流程闭环管理。

(三)加强人才建设

按照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关键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扶持培养力度,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信息化建设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队伍培训,完善各部门信息化岗位设置和管理机制,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公务员队伍。加强信息系统运维和管理人员网络安全专业资格认证和职业培训,构建信息安全防护保障。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人才实训基地,培育多层次、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加强创新型人才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培训、交流、咨询、法律等配套服务。加强本地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依托市大数据公司建立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营团队,与优质外来企业展开合作,定期开展本地化人才培养,培育一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型人才。

(四)加强宣传合作

加强新型智慧城市知识传播和建设成果宣传。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宣传推广计划,以新型智慧城市展厅为基础,集中展示规划理念、典型应用、最新进展、经验成效等,以多种形式引导市民互动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过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体和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皖事通APP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展和经验成效,提升公众对新型智慧城市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先进城市经验交流,筹划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重点企业合作举办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论坛,汇聚权威专家、先进案例,展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结合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战略机遇,借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积极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先行城市、优势院校、知名企业和智库机构等开展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五)加强评价考核

以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为抓手,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形成绩效考核、专家评审、公众评议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监督考核机制,有序推进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寻找差距和短板,修正发展方向,切实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效和水平。强化重大智慧应用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效果等绩效评估,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