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数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数管局发布时间:2023-07-03 17:15
字号:

一、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指标。实行“日监测、周分析、月调度”工作机制,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每周带队到省局业务处室对接分析评议工作,及时掌握指标调整变动情况,针对性地布置提升举措。加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目前归集481类3661万张证照;每月开展服务精准度核查,覆盖市县乡村四级13万余个办事指南、“全省一单”394个事项、所有“智慧办”事项以及全市4000余个服务场所、400余个热点服务。一季度,我市政务服务继续保持全省标杆指标。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交办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推进“四大工程”建设。推进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建设,比选确定设计单位牵头编制建设方案,方案已经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正在按计划推进。推进“三端”能力提升工程,“皖事通”六安分站上线161项本地便民服务,访问量达4.59亿人次;“皖企通”与“免申即享”平台、涉企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四网融合”;“皖政通”与市OA系统完成对接,助力近6000名行政人员提高办公效率。开展数据工程调研,上门走访45家市直单位,全量梳理市级及以下建设或部署的非涉密应用系统和数据资产,完成24家单位业务系统调研梳理。实施场景创新工程,召开场景创新工程业务培训会,市人大、市直工委、市总工会等8家单位已编制10个场景建设方案。

二是推进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创新。推进扬尘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以开发区7个建筑工地为试点,提供政务云资源、雪亮工程视频资源及城市大脑小屏流程配置等技术支撑,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实现试点建筑工地大气污染事件主动发现、自动上报、处置办结管理闭环。推进民政数据比对应用建设,申请44个国家级数据接口用于民政数据异地核查,协助开展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场景设计,初步形成“皋城即刻就办”场景建设方案。

三是开展行政许可事项“双减”行动。梳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覆盖市直30家单位761个事项,对标全国、长三角、安徽省最优,在符合法定要求和实际办理前提下减时间、减材料,目前承诺办结时限在法定办结时限基础上压缩93.79%,审批效率提升21.58%,申请材料数量压减8%。

四是推进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应用。建成六安市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市县两级党政机关提供“一站式”云服务,算力和存储分别提升2倍、4倍以上,云服务成本降低50%以上,自3月启用以来,完成市级党政机关191个业务系统迁移,实现集中部署、统一管理。

(二)其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推进与上海对口合作事宜。组织起草《上海市大数据中心 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会同上海市大数据公司数据治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开展座谈交流,形成调研学习报告。升级“云窗口”,与上海市“一网通办”闵行频道实现网页互链,上线28家单位421个事项,首个上海-六安跨域办件“出入境记录证明办理”在7分钟内办结。

二是优化政务服务供给。继续推行“三制度三窗口”工作举措,推出第二批周末服务事项,上半年周末服务累计办件1.8万件,涉企服务窗口办理企业诉求163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办结政务服务领域诉求19件,群众满意度100%。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现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等12个法人事项和企业职工退休等13个个人事项集成办理。优化基层综窗改革工作,市县政务服务中心线下窗口累计办件107.67万件,14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投入运行,组织4轮专项调研查找问题并督促整改,覆盖7个县区82个乡镇街。长三角政务地图拓展推出公安主题地图,提供户政等业务掌上办理、场所信息查询服务,地图累计上线4312个服务场所、1290个热点服务,实现7×24小时随时办。市县两级全面上线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系统,上线106个省级统筹事项、11个六安市开发事项,房屋产权、教育考试等跨部门事项可自助查询、自助打印、省内通办。

三是统筹管理政务信息化项目。联合市财政局印发《2023年度市本级电子政务项目政府采购实施方案》,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延续、新建类项目招标采购;印发《2023年度电子政务项目整合实施方案》,实行分类打包整合,提升全市政务信息化集约节约建设水平;起草《六安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初稿,规范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选取部分项目基于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设计、开发,构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新范式,2023年电子政务项目共计161个,已实施69个,其他项目正在招标挂网和意向公开。

四是开展大数据企业认定。督促金寨县、裕安区、市开发区完成10家省级大数据企业奖补兑现工作。赴县区开展大数据企业走访调研,组织开展2023年度大数据企业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已收到25家企业申报材料,正在开展材料审查。

五是开展公共视频资源整合。完成六安中心城区范围内13类重点行业领域1.02万路监控点位摸排,市级“雪亮平台”累计汇聚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6.46万路,较整合前增长125.87%。强化视频资源共享服务安全管理和授权,向15家部门提供视频共享服务,合计共享点位75万路/次,视频共享率100%。

    六是抓牢政务服务作风建设。组织市直窗口单位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采取“模拟办、陪同办、亲身办、监督办”方式,深入查找政务服务事项存在的问题,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17家单位先后开展活动 116次,解决问题 57个。集中开展5次“政务服务体验官”活动,体验官提出的2个问题、4条建议均已办结。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今年以来,全市收到政务服务评价172.3061万条,好评率100%。

七是筑牢数字安全防线。完成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政务安全联盟链试点工作,实现网络安全情实时上报、下发,安全事件省市同时发现。牵头编制《安徽省政务数据存储加密规范》《安徽省政务数据数字水印规范》标准草案,申报安徽省地方标准。开展我市第一届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列入全市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

八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导师学徒制“传帮带”行动,从严教育、监督、管理年轻干部。举办“数字六安大讲堂”,提升数管系统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已举办3期。深耕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申报“窗口创五好 服务争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先锋微课堂”党员教育基地,做好党建季度考评,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营商环境考核变数大。省对市为企优环境政务服务领域考核中,按照平均值考核的指标每个季度变动幅度较大,例如电子证照实时制证数,无法及时了解我市进展在全省的水平,考核情况难以预估和评判。

(二)服务精准性有差距。根据一季度为企优环境政务服务领域分析评议反馈,我市各级业务部门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政务服务窗口、自助终端等线上线下各渠道发布的办事指南信息准确度为96.31%,与全省最优值98.28%存在差距。

四、下一步打算

(一)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强与省局沟通,对接最新指标情况,研究制定改进提升措施。加大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电子证照实时制证、免申即享政策兑现、“全省一单”事项等指标核查调度,争取考核保持全省前列。

(二)加快“四大工程”建设。10月底前完成政务“一朵云”和安全保障体系试点任务,12月底前完成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市级节点建设。上线统一资源平台和门户,实现全市数据互联互通、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加强数据治理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优化完善基础数据库,按需建设业务资源数据库和相关专题库。持续提升“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服务能力,推进新建的各类便民利企和政务运行应用通过“三端”提供,统一标准、同源发布。

(三)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印发《六安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六安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细化政务信息化项目实施要求、流程。继续推进电子政务项目招标,完成本年度投资计划及2024年度电子政务项目申报工作。

(四)持续推动应用场景创新。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领域,瞄准群众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和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从各部门申报的信息化项目中,筛选一批“高频、便民、利企、多跨协同”的应用场景,优先予以支持,依托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打造出一批“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群众有感”的数字化场景。建立“一地创新、全市推广”的场景推广机制,总结推广典型应用案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做优“五办”服务。拓展“云端办”,在“远程导办”专区上线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选取街道社区试点部署“云窗口”自助端设备,实现远程虚拟窗口与实体大厅同质办理体验。探索“智慧办”,实现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发放、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智慧发放。推动“就近办”,实现更多社会保障、民生服务类事项下沉至基层服务场所办理。优化“掌上办”,强化长三角政务地图服务能力,在文化教育主题地图上线城市规划馆等场所,为群众提供便捷查询服务。提供“兜底办”,多渠道回应解决诉求,通过政务服务体验、“局长走流程”等活动收集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效。

(六)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探索打造省“皖企通”平台、涉企系统和财政预算一体化支付系统“三网联通”,直接利用省“皖企通”平台录入政策、发起政策兑付流程,停用市“免申即享”平台。结合正在规划建设的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和市政务云数据中心迁移,进一步归集共享各部门数据,推动涉企信息互联互通,动态建设好“政策条件库”和“市场主体库”。组织部门认领省发布的政策推荐清单,规范发布政策,及时开展兑现,加强市本级指导、调度、考核工作。

(七)创新服务运行管理模式。根据省局统一部署规范各级综合窗口运行,借鉴学习省内外先进地市综合窗口建设经验,优化调整综合窗口设置、布局及运行。开展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促进全市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队伍稳定。开展政务服务每月直播活动,立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按月设置高频事项专场,采取访谈形式,通过直播平台解读政务服务政策、讲解办事操作流程、回应社会关切热点问题,着力打造咨询引导更精准、解难纾困更有力、帮办质量更高效、服务方式更全面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八)创建党建品牌。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精心打造“窗口创五好服务争先锋”党建品牌,探索建立“党建+”模式,将党建深度融入到大厅管理、审批办证、办事服务等业务领域,充分彰显数管系统优良作风,倾心倾力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做好服务。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