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六安市关于打造“皖事通办”平台加快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数管局发布时间:2020-05-30 11:26
字号:

为推进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着力解决当前政务数据归集难、共享难等问题,大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5月28日我市制定了《六安市打造“皖事通办”平台加快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方案》(六政办秘〔2020〕65号)(以下简称《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2020年4月13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打造“皖事通办”平台加快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工作的意见》,目的是为深入推进“数字江淮”建设,实现政务数据100%归集和社会数据60%归集,加快“皖事通办”向“皖事如意”的转变。为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拟定《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打造“皖事通办”平台推进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坚实基础,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数字六安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打破“数据壁垒”,全面推进跨业务、跨系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应用。制定了《方案》,旨在各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关于数据归集共享工作的思想认识,全面推动皖事通办到“万事如意”的转变。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研读政策文件。深入研究省政府《关于打造“皖事通办”平台加快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工作的意见》具体内容,准确把握政策走向,明确工作思路,严格按照工作部署要求,扎实落实好各项工作。

(二)深入调研现状。多次赴县区督查调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归集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有关现状,结合调研实际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

四、工作目标

统筹推进各类数据汇聚,到2020年底,实现100%的政务数据(除国家安全等特殊部门数据外)和60%的社会数据汇聚,加强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库和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电子证照等主题库建设,实现数据服务高质量供给。

五、主要内容

(一)加强政务数据统一管理。明确政务数据资源的所属范畴、归属权限、管理职责等方面内容,并要求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本部门数据资源采集、发布、共享和更新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和实施机构,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加快推进数据共享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建立线上“政务数据大厅”。依托市政务云数据支撑平台统筹搭建线上“政务数据大厅”,集中展示各级各部门政务数据采集情况、数据共享交换情况,明确线下政务服务大厅首席代表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对本区域内部门数据采集共享情况开展业务指导和人员管理。

(三)编制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明确统一数据目录管理、集中编制数据目录和统筹县级数据目录的具体时限与要求,要求各部门全面梳理涉及本部门业务系统政务数据,明确政务数据的分类、格式、属性、更新时限、共享类型、共享方式及使用要求等内容。按要求认领、编制并动态更新政务数据资源标准目录,结合市本级业务办理实际,编制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个性化目录。

(四)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归集。按照“应归集尽归集”的原则,扎实做好各类政务数据采集、校核、更新、整合等工作,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外,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及时归集数据。各部门按照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推进政务数据统一汇聚,2020年底前实现100%政务数据和60%社会数据汇聚至江淮大数据中心,实现政务数据的一次采集、共享使用,建立起纵向全贯通、横向覆盖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五)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统筹协调数据共享工作,建立需求提交、规范审核、开发实施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并提供技术支撑。数据提供部门应当按照“共享为常态、不共享为例外”的原则,及时共享数据,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外原则上不得拒绝其他单位提出的共享申请。数据使用部门需明确共享数据的具体应用场景,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给第三方。

(六)统筹基础资源管理。修订《六安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坚持统筹规划、需求主导、融合创新、共建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项目建设,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原则上不得新建数据中心、机房、专网等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原则上依托市政务云数据中心资源建设部署。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政务信息化项目,按照资源整合、集中共享的目标,通过应用搬迁、容灾备份等形式,逐步迁移至市政务云数据中心统一维护管理。

(七)强化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明确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提供部门、使用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市数管局统筹指导、各相关业务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实保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时的数据安全。

六、创新举措

(一)深化信息共享。所有共享数据均要通过市政务云数据支撑平台提供,鼓励采用系统对接、前置机共享、接口查询等方式,着力打破“数据壁垒”,努力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加快整合部门间直连的共享交换通道。

(二)强化安全保障。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定期开展安全测试、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加强安全传输、访问控制、授权管理和全流程监管。积极探索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数据安全领域的应用,确保数据采集、归集、使用全过程安全。

(三)提升数据质量。持续完善数据资源目录,动态更新数据资源,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扩大共享覆盖面,提高服务可用性,逐步推进政务、社会、经济三大版块的数据汇聚,为实现对跨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支撑,加快推进江淮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七、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是打造“皖事通办”平台的基础性工作,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政府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推动数字六安智慧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破解“放管服”改革难点和堵点的必然要求。各单位需提高思想认识,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二)强化组织领导。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统筹协调全市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工作,市数据资源局负责具体推进落实。各县区、各部门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部署本部门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工作。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和实施机构及人员,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严格督查考核。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将各地各部门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情况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调度、检查和通报,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的,须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政府。探索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科学客观评价各部门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成效。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