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解读】: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韩锋解读《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数管局发布时间:2021-06-03 10:24
字号:

为贯彻落实《“数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5年)》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2021年5月7日市数管局制定了《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六安市广播电视报社《新周报》微信公众号采编记者采访了市数管局主要负责同志。

一、记者:请介绍下《规划》编制的依据。

答:依据国家《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省政府加快“数字江淮”、“数字政府”建设部署,以及市政府坚定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等现实需求,编制了《六安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二、记者:《规划》编制过程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规划》起草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研究国家、省、市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目标建议、“数字江淮”、“数字政府”等相关政策文件,完成了动员部署、全面调研、《规划》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完善、专家评审、正式印发7个阶段的任务。2020年7月7日,市政府召开了调研及编制工作协调会。7月下旬至8月中旬,开展全市范围内调研工作。9月底,形成了《规划》草稿、征求意见稿。10月中旬开展了《规划》(征求意见稿)书面和座谈征求意见工作。11月至12月,根据上级政策、形势及要求的不断变化,对《规划》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12月22日,时任市政府分管领导听取了《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对《规划》修改完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21年2月25日,组织省、市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规划》(送审稿)。2021年5月7日,《规划》正式印发。

三、记者:《规划》编制过程中有哪些重点考虑。

答:一是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强化顶层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全市“一盘棋”思维,盘活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汇聚协调各类数据资源、整合建设各种共性支撑能力,统一布局、共建共享,有序推动各领域市级统建、县区集约推广。

二是坚持开放融合,绿色发展。坚定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主动链接合肥、等高对接长三角,加快布局数字经济,深度拓展合作领域,发挥禀赋资源优势,坚持绿色集约发展,多样化布局、多渠道建设、多角度开放,创新推动六安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阶段完善基础性、公共性、特色性需求,构建覆盖政府、企业、居民的全应用体系,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坚持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发挥政府规范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建设和运营环境,探索创新新型智慧城市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等机制模式,保障持续建设、运营,缓解财政压力,降低管理成本。

五是坚持安全运行,可管可控。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原则,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统筹统管的安全运行能力,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

四、记者:《规划》的发展目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为指引,推动新型智慧城市与优政、善治、惠民、兴业同步发展,打造长三角区域数字赋能城市发展的六安样板,树立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六安形象。到2025年,全市基本构建“三个六安”发展格局,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趋于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有力,城市治理高效精细,惠民服务优质便捷,产业发展融合创新,以数字化助推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创建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品牌形象。

五、记者:为做好《规划》实施,具体有哪些措施呢。

答: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数字六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枢纽功能,健全协调联动、督查督办、评价反馈等机制,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组建工作专班,推动市级各单位、各县(区)形成合力,共同研究新型智慧城市重难点建设工作,着力解决跨部门、跨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问题。成立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组织,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在战略规划制定、重大项目评审论证等工作中的咨询和参谋作用。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创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多元化投融资建设运营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信息化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探索设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落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任务。

三是加强人才建设。按照“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关键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扶持培养力度,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信息化建设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队伍培训,完善各部门信息化岗位设置和管理机制,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公务员队伍。加强信息系统运维和管理人员网络安全专业资格认证和职业培训,构建信息安全防护保障。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人才实训基地,培育多层次、复合型、实用性人才等。

四是加强宣传合作。加强新型智慧城市知识传播和建设成果宣传。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宣传推广计划,以新型智慧城市展厅为基础,集中展示规划理念、典型应用、最新进展、经验成效等,以多种形式引导市民互动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过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体和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皖事通APP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展和经验成效,提升公众对新型智慧城市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是加强评价考核。以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为抓手,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形成绩效考核、专家评审、公众评议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监督考核机制,有序推进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寻找差距和短板,修正发展方向,切实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效和水平。强化重大智慧应用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效果等绩效评估,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