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数管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数管局发布时间:2023-12-27 17:55
字号:

2023年以来,市数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一规划两方案”相关部署和要求,较好地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等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局法治建设、依法行政、普法宣传等重点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先后15次召开会议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任务,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是制定学习计划。印发《中共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学习计划》《中共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机关委员会2023年度学习计划》,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列为中心组、党员干部的年度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是压紧压实责任。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专题述法和带头讲法治课,其他班子成员在年度述职述德述廉报告中突出依法履职、重大事项依法决策、宪法法律学习等内容。对标对表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问题清单,制定整改举措,明确责任科室,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二)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综合窗口改革132个乡镇(开发区)和10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综合窗口投入运行,企业、群众实现“一窗办多事”。安徽政务服务网六安分厅覆盖市县乡村四级14.6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每月开展办事指南核查,给企业群众提供精准办事指引。优化简化服务事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办结限压缩93.61%,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提升了政府服务效率。在全省首推“云窗口”远程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六安市打造涉企服务办理‘云窗口’”典型经验作为全国17个市级案例、安徽省唯一案例,纳入全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二是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将信息化手段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建立“互联网+监管”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市直监管部门、各县区及时认领监管目录清单、编制检查实施清单,推动监管行为覆盖。目前,全市认领监管事项清单5883条、编制检查实施清单5729条,认领率、编制率均为100%。截至目前,汇集食品生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监管行为数据15.13万余条。上报监管动态信息、曝光台信息共4825条。落实“互联网+监管”监管行为信息审核机制,通过工作提示函、梳理监管行为规范填写对照表、监管行为信息台账等方式指导信息采集工作,切实提高监管行为录入信息质量。

三是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配合出台《关于印发贯彻落实<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若干政策举措>责任清单和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清单的通知》(六政〔2023〕22号),明确各责任单位对60项省级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和服务指导,颗粒化梳理市级配套政策与市、县两级实施的自主性政策,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政策清单,下发各县区责任部门认领、录入,并定期梳理规范发布。以“六安市免申即享经济体制改革”为主题积极申报2023年“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四是强化数据整合治理应用。在全省率先开展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市级节点建设,推行“皖事通”“皖企通”前端受理、“皖政通”后端办理的“前店后厂”模式。开展“皖事通”服务应用重构升级,上线161项便民应用,访问量达4.7亿人次。完成“皖政通”与市OA系统功能对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启用“皖政通”APP考勤打卡,整合安徽省药品综合监管平台移动执法APP,有序推进“移动审批”APP整合接入“皖政通”APP,满足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办事员在手机端全流程网上办公的应用需求。整合各类惠企服务渠道,“皖企通”与“免申即享”平台、涉企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四网融合”,截至目前,我市兑付惠企资金10亿元,惠及企业1.3万家。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决策制度情况。

一是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扎实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入库和清理工作,我局现行有效的政规范性文件共11个,并按要求将所有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已全部录入“安徽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系统”。全面梳理审核“皖企通”平台的1049项政策,申请保留587项,下架462项。对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的重要合同,经标准规范科会同法律顾问审核后由经办科室在局党组会议上具体汇报,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策,2023年先后13次召开党组会对电子政务项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落实六安市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精神,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2023年,法律顾问累计开展服务次数是85次,其中包括审查合同82次,文件2次,开展法治讲座1次。围绕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态度4个方面对法律顾问履职情况进行考核。2023年11月17日局党组会研究续聘法律顾问1名,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

(四)依法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情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市政务服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接受群众、企业关于政务服务领域合理诉求,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扎实推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2023年,我局未承担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年度立法计划安排,未收到行政应诉事项和行政复议事项。

(五)规范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情况。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持续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改造安徽政务服务网六安分厅及管理后台,提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编辑功能及展示模块,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配合参加2023全市权责清单年度调整集中审核工作,对照2022版本清单及省公布清单,逐个核查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中介服务清单增减项、错误项。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全省一单”,指导交通、财政等13个市有关部门完成822个“全省一单”事项办事指南认领、编制、调整,实现受理条件、申请材料等要素统一,高频事项全省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情况。

一是完善学法用法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开展学习4次。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内容,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交流研讨。各党支部层层跟进,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全市依法行政技能竞赛,获优秀奖。2023年8月24日,市数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军作了题为《学法知纪 律己倡廉 推动干事创业本领再提升》专题法治讲座报告会;8月25日,举办“数字六安大讲堂——网络安全专题法治讲座”,机关全体人员及窗口工作人员近50人参加,切实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二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制定了《市数管局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并按要求报备公开。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市法律援助中心金桥二期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向前来办事群众发放《民法典》宣传折页,以及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电子显示屏等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开展了机关法律学习月系列活动,组织机关集体学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举办了专题法治讲座、送法进社区、集中观看庭审视频等活动。制定了“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开展了宪法进机关、宪法进政务服务大厅、宪法进农村、宪法进社区、宪法测试等系列活动。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召开全市网络安全专题法治讲座,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就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有效防范信息安全事故发。

二、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虽然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理论学习深度广度有待提高。学习内容不够全面丰富,学习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入脑入心效果还不理想,对相关法治思想学不深、悟不透。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强。

(二)机关干部法治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干部对法治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法治建设是“高大上”的工作,认为自己没有执法权、处罚权等权力,依法办事意识不强,依法决策水平不高。

(三)法治工作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局机关从事法律审查、法治建设、普法宣传等具体工作人员都非法律科班出身,并且我局还没有符合公职律师申报条件的工作人员,法治建设专业化人才较为缺乏。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完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制。坚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本单位、本系统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及时解决工作中重要问题。研究部署市数管局法治建设年度重点工作,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述法工作,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持续深化学法用法制度。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员学习计划,持续学、跟进学、深入学。充分利用好各种网络学习平台,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能力,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法治建设工作的生动实践。

(三)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继续落实“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六安市“免申即享”平台建设,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做好合法合规性审查工作。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法治决策,规范权力运行。继续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四)持续抓好法治宣传教育。按照市“八五”普法和年度普法工作要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有序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充分运用民法典活动、江淮普法行、机关法律学习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载体,创新形式载体,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扩大覆盖面,持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成效。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